隋唐民族大融合时期,钱姓宗族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隋唐政治文化中心仍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等北方城市,因此钱姓族人开始流向北方,出现北迁趋势,并逐渐遍布于中原各地。
隋代,钱姓宗族尚不彰显,仅有长城人钱秀卿与钱伯仁两人入朝分别担任伏波将军与散骑常侍之职。进入唐代,钱姓不断壮大,活动范围相应拓展。唐初,有中原钱姓将佐奉命随行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后在福建落户生根。钱九陇与钱起两个一武一文的钱姓家族,则成为唐代钱姓的代表。
唐末之际,杭州临安人钱镠在剿灭地方叛臣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维护大唐一统。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公元904年,改封吴王。朱温建梁后,钱镠于公元907年被晋封为吴越王。中国历史上钱氏王朝建立,从此开启长达近百年的吴越国治理、发展、繁荣时期,并与后来的赵宋结下不期之缘,“赵钱孙李”由此而来。